河长

滑天下之大稽

马云波小评

        在我看来,这部剧真正可悲的人只有一个——马云波。悲剧是什么?是把最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。马云波可悲在哪里呢?他的理想,尊严,良心,亲人全部被摧毁了,他一无所有。可是他做错了什么吗?我认为没有。他可以挽回吗?我认为也不行。

       我们在剧作中常常有这样一个观点,一个有个性的小人物,在他所处的时代中,他的一生是可以预判的。我们把这称为环境对人的作用,这种作用是不可抗的。马云波被堕入漩涡,有两个性格特征起了决定性作用,一是重情,二是骄傲。再概括来讲,其实只有一个要素,不够决绝。

       我们为什么往往觉得马云波这个角色真实呢?因为“不够决绝”这个词,恰恰也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写照。马云波首先是一个正直的人,他的骄傲和自尊基本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上,他不肯低头,言辞凿凿,与毒枭势不两立,李维民把他派到东山,就是想用他这一点。在这个基础上,他夫妻恩爱,上下级关系不错,嘉奖不断。这些对于马云波这种个性的人来讲应该是不错的生活状态,所以他满足,满足,自然就不愿轻易失去。

        于慧的中枪和去世对于马云波是重要的转折点。马云波为什么会堕落?为什么做保护伞?为什么背弃了他的尊严和信仰?因为于慧。马云波选择了于慧但是我们没有想过,他为什么选择于慧?如果他没有选择于慧呢?

       我们把这件事摊开看。于慧中枪后,如果马云波坚决地坚持他的信仰,那么对于舍身为他挡枪的妻子而言,他未免过于绝情和伪善。如果他选择了维护他的妻子,那么对于他的战友和他获得的荣誉,他是无耻和伪善。这是一个两难的选项,难不在于利弊的取舍,而是无论怎样选择,他都必定伪善。

       生活是不做纯粹的选择题的,不必非得一棒子打死。马云波的性格特质在这时候起了关键的作用,他既维护妻子吸毒,又道貌岸然地做他的公安局长。他既不愿对妻子绝情,又不肯与自己的信仰决裂,于是他把自己活成了“灰色地带”。

        即使在这个过程中,他也有无数次的挣扎。他写辞职信,他面对李维民的诘问自陈无力,他是在求救。他求李维民把他带出去,远离东山,远离林耀东,这样他就可以及时止损。但李维民没有看懂,李维民的怒斥是彻底斩断马云波“救赎”的冰刃。

        好在于慧死了。于慧的自杀是马云波尊严的“复苏剂”,他在内疚和罪孽中压抑,终于等到了无所顾忌的一天。他已经不配做一个警察了,但他还可以做一个光明正大,知错悔改的“人”。一个把自己的警服脱下,亲手把自己交给人民警察的人。

        当他把车开到于慧走的那片海的时候,我以为他要追随于慧而去,因为他的一生已没有可依凭和支撑的了。但他够坦荡。他敢接受人民的制裁,敢接受战友的鄙夷,敢接受法律的惩罚。他不死,他肯活着受辱。这个时候,马云波人性的光明再次闪现出来了。


评论(6)

热度(21)

  1.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